“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他是耿启祥!
耿启祥,中共党员,商学院2021级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研究生班长,青岛大学团委副书记(学生)、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师生巡讲团副团长。
1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耿启祥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取硕士研究生,历次考试总成绩保持专业第一,是山东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获推“中国电信·飞young”奖学金,发表SSCI一区、二区论文3篇(包括ESI高被引论文1篇),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全国重点团队负责人,主持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导师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9项课题,作为负责人撰写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发展研究”课题。
2022年6月,耿启祥带队前往青岛胶州利群物流中心,结合专业知识开展调研实践,已转化科创项目2项;2022年7月,带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足迹赴山东青岛市、济南市、东营市等地开展“学思践悟”活动,调研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农高区盐碱地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大豆育种试验田、山东省盐碱地草牧业科技示范工程等,调研成果及团队获评多项国家级、省校荣誉和奖励,被教育部思政工作建设项目、青岛大学新闻网、青大党建等媒体平台宣传报道。
打牢基础,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力,要注重平时的积累。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做不惧千万事,学习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如雨水,润物无声,却有穿石的力量。
同时,耿启祥获“挑战杯”国家级一等奖(负责人)、“互联网+”国家级银奖(答辩人)和山东省金奖等多个学科竞赛奖项。选课题,组团队,实地调研,攥写调研报告,每一次成长都是所有人汗水浇灌的果实。带着问题,走出去了解最真实的情况,潜心研究,反复打磨,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把目光放在自己所走的每一步上,才能收获真知灼见。
2
攀峰踏浪,热爱无恙
他常常担任着多种角色,作为校团委副书记(学生),青岛大学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师生巡讲团副团长,他积极与组织思想引领、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工作,他联合创立全国高校第一个思政综合性学生组织——青岛大学思政大课堂学生联合会,参与创建全国高校第一个思政大课堂中心,组织服务40余位国企高管、上市公司董事长、作家等校外导师,为万余名在校青年开展61场“导师讲思政”系列讲座,相关事迹获《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
作为专业班长和支部骨干,他组织带动所在班级、支部全员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他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山东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青岛市千名优秀大学生,青岛大学青年创新榜样,青岛大学十佳优秀学生党员、十佳团员标兵、十佳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多重角色背后,是责任,更是热爱。一路走来,并肩作战的临时团支部和各大学生组织的志愿者们给耿启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都是在关键时刻、紧急情况下顶得住、靠的上的榜样。”
经历无数挑战,他在奔波的日子里渡过迷茫和无措,在挫折中磐涅自我。生活的砂石没有磨平他的锐气,他选择坚韧而勇敢地向前走,赤子之心越过荆棘,春风自在彼岸。
3
芳华待灼 行而不辍
幸运,源于师长亲朋强大的支持。他说,他非常幸运,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值得虚心请教学习的朋辈和前辈榜样。对于他而言,出现的每一个人都值得被感谢。
他在一个年轻活泼又扎实严谨的科研团队中求学,研究生导师吕途老师既是他的榜样,更是他的战友。凌晨时分,结束一天的工作科研,吃一碗导师请客的野馄饨,聊聊生活趣闻和科研趣事,是他们团队独特的融情交流方式之一。从本科到研究生,耿启祥是见证了青岛大学的跨越式发展的一代青年,与诸多师长亲朋在一次次“战斗”中结下了浓厚的革命情谊。也正是他们的信任和鼓励,让耿启祥在学习工作中得以不断进步和完善,一路前行。
4
学长寄语
做难事必有所得。追寻梦的旅途必定充满坎坷,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背后,充斥的是勤恳砥砺的努力。找到自己所热爱的,允许自己短暂地成为“45度青年”,但别忘了还要“自讨苦吃”。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唯有奋斗不负此生。
END
▼往期精彩回顾▼
△十佳教师韩晶:让更多“第一目击者”成为急救“第一响应人”
青岛大学
—QU_1909—
封面 / 庞绪涛
图片来源 / 受访者本人提供
编辑 / 刘雁铭
审校 / 张嘉晴 孙若童 孙馨月 武桐萱
责编 / 魏喆吉 王沛然
新浪微博:@青岛大学